关于一篇发生在两年前讨论SAME的文章的个人想法

Image from: https://huaban.com/pins/1538216189/

该文章发布于2017年,内容是讨论same为何还不火而提出了几个该作者个人的看法和解决方案。而我一时兴起,在留言中针对文章内容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文章链接:https://coffee.pmcaff.com/article/921679014652032/pmcaff?utm_source=forum

以下是我回复的内容:

因为最近same好像停服了,想知道具体原因结果搜到这篇文章。 冒昧针对文章中的各点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1. 作者也在评论里提到,same作为一个另类的社交应用,它的用户并不想大程度地在自己已经成熟的社交圈里推荐same或者分享same中的内容。核心用户的诉求是想脱离诸如微信,微博此类大众且熟人社交模式,在一个新的社交平台上发布区别与朋友圈或者微博中发布的内容并且认识兴趣或者想法一致的陌生人。既然产品的目标用户已经如此明确,为何要在用户自发传播上下力气呢。再则,个人并不赞同文章中经常提及的加水印的做法。真正吸引新用户的是内容,内容的质量又是基于应用功能和用户本身。换句话说,只有内容足够吸引人,水印才能发挥效果。水印只是自我广告的一个点,并不足以大程度解决增加传播度的问题,更何况same的用户都不想往外传播。针对文章中解决方案的低一点,same在产品初期的内容质量十分出色。而针对您提到的在初期增加内容长度以及多样性很有可能造成功能过剩和易用性降低的情况。

2. 这个问题十分有趣,个人并不认为same的玩法过少,反而觉得以same核心功能为基础,能发展为十分全面的社群。而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运营。same以频道区分内容,且每个频道的内容类型也是固定,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对内容的针对性,就像把传统的标签当作了最重要的索引。频道起了两个大作用:将用户的兴趣具象成内容类型,且聚拢相同兴趣的用户。但问题在于same官方并没有过多参与管理内容中,这也导致了重复性质的频道过多,后期内容质量降低等情况。再从功能上来看,第一,same提供了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甚至投票的形式呈现内容,恕我无知想不出除此以外的方式。第二,每个频道对内容的交互方式也是固定的,只能为“直接私信作者”和“评论留言”其一。个人认为优势已经十分明显,不仅降低管理成本,而且提高了用户浏览内容时的体验。最后想针对文章中提到的“对于一部分追求“性”的用户来说,yuepao无果后,自然也就离开了这个平台”。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是最好的吗?剔除低质量用户对same还是samer来说皆大欢喜。

针对其他几点恕我同样不敢苟同。面对一个产品时首先需要明确产品核心功能和用户定位。我想文章中提及的诸如增加传播度,增加玩法,提高包容度甚至成长体系已经完全与same相违背。之所以会有千万级别的用户群被same所吸引,我想并不是因为这些用户想去到一个名叫same的微博社区。同理,已经有千万级别的用户量了为何还要把问题放在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户上?我想这也是same今天停止运营的一个原因,如何维护已有用户理应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第一个切入点只能是内容。同时比较赞同KONG8691评论的后两个问题,内容和变现。最后想吐槽一下same的IM功能,虽然比起早期已经优化了不少,但是还是很难用啊!有多少人因为一直发不去信息才转去其他IM应用!以上包括前两条评论内容纯属我自己的胡扯,谢谢